“16岁少女逃婚”事件,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

 人参与 | 时间:2023-09-22 08:36:37
原标题  :“16岁少女逃婚”事件 ,岁少不只是女逃一个法律问题

作者:朱昌俊

一名四川籍16岁少女称家人收了26万元彩礼将她嫁了出去,她出逃到广东 ,婚事被男方家人强行带回 ,法律途中她谎称上厕所 ,问题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报了警。岁少媒体报道后,女逃此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婚事目前  ,法律女孩的问题家人已经来到田东县接女孩回家。田东县妇联方面也表示已和普格县妇联联系沟通此事 。岁少

“16岁少女逃婚”事件,不只是一个法律问题

16岁、女逃嫁人、婚事彩礼 、法律出逃……这样的问题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决定了这是一起太不同寻常的事,它既与现代社会的婚姻伦理与社会共识相悖逆 ,也明显触及了现代法律的底线 。

目前  ,在警方、妇联组织等多方的介入下 ,女孩已被送回了家 。但这也是令网友最担心的事:女孩是在家人收了26万彩礼的情况下被嫁出去 ,现在经历这一出,是否真的能够让家人改变想法?如果家人不愿意,女孩是不是还得出逃 ?她真的能够就此逃出被彩礼主导的婚嫁牢笼吗?

据悉 ,妇联方面已联系了女孩的家人,协调他们协商此事,让他们家人好好协商一下 ,把彩礼还回去 。言下之意,是要促成解除这桩被强制的婚事 。应该说 ,这个处理方式  ,既符合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及婚姻自由的保护要求,也契合女孩的意愿和社会的期待。但是 ,协商的方式是否真的能够达成目的?退一步言之 ,这桩涉及未成年人的强制婚事中 ,女孩父母及男方家人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抑或是仅仅是解除强制行为就可以免于担责 ?

应该说 ,到目前为止  ,网友对此事的关注焦点 ,实际上有两个:一是女孩是否能够就此得到该有的保护,重新拿回自己的婚姻自主权?二是 ,关于这个事件的处理,司法介入的正确方式是什么?相关各方究竟该担何责,而不是有和稀泥之嫌的退回彩礼了事?对这些问题 ,相关方面有必要给出后续的回应。这不仅关系到该案的公正处理,也事关能否形成正向的案例示范 ,让更多女孩免于类似的遭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回到现实中来,对此事的处理 ,的确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或者说 ,相较于法律层面的责任界定,此事背后所对应的观念 、习俗等因素 ,其实要复杂得多。这也应该是妇联、司法机关在介入此事上有所顾虑以及所不得不面临的复杂性之所在。要知道,类似的包办婚姻,乃至未成年人谈婚论嫁之事 ,在一些地区 ,仍是一种不算孤例的客观存在,它有着不可小觑的历史和文化惯性。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中 ,这名未成年女孩对于强制婚事的出逃,或许恰恰是一种意外情况 ,而并不是如外人所想象中的理所当然  。

不夸张地说 ,如果不能更多触及一些地方在观念 、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痼疾 ,包办婚姻的阴云依然将长时间笼罩在一些女孩的身上 。而最终能被现代文明所看见或解救的,则只能仅限于个别勇于出逃的。当然,传统观念  、习俗的巨大惯性和与现代法律的巨大抵牾背后,又往往与经济因素息息相关。可以说,类似的事件一再出现 ,也提醒一些地方的观念脱贫和思维的现代化仍未完成 。而其经济基础也同样需要有更多更有效的夯实。(朱昌俊)

来源 : 光明网-时评频道

顶: 8896踩: 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