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盈利的顺风车要上市?嘀嗒出行重启IPO,招股书曝光毛利率高达80%

 人参与 | 时间:2023-09-22 10:27:41
原标题  :不允许盈利的不允顺风车要上市?嘀嗒出行重启IPO ,招股书曝光毛利率高达80%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 :李婷

图源:Pixabay

你打的顺风车要上市了。

2月20日,利的利率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顺风市嘀书曝重启在港上市之路。车上在此之前,嗒出嘀嗒出行分别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4月两次递交IPO申请。招股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 ,光毛高达主营顺风车业务,不允后于2017年上线了出租车业务 。许盈行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利的利率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 ,顺风市嘀书曝嘀嗒出行在2021年是车上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同时 ,按出租车搭乘次数计算 ,嗒出嘀嗒出行在中国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 。招股

2020年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其分别促成约1.463亿次、1.297亿次及7210万次顺风车行程,相当于每秒钟有3个人同时发起顺风车订单 。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 ,拥有约124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 ,还在86个城市开通了出租车业务 。

不过,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1月份网约车平台订单量来看 ,嘀嗒出行并未挤进国内前十。

2020年 、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嘀嗒出行分别实现收入7.542亿元 、7.806亿元和4.283亿元 ,三年总收入约19.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 、2.380亿元和6540万元。早在2019年 ,嘀嗒出行成立五周年之际,创始人兼CEO宋中杰就表示公司已实现盈利 。据此推算 ,该公司在近4年间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作为一个以顺风车起家的出行平台,嘀嗒出行的收入来源有三项 :向在平台上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车主收取服务费;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从广告及其他服务产生收益。

从构成来看,顺风车业务是嘀嗒出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总收入中占比始终高达9成。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 ,其顺风车业务的占比为89.1%、89.0%和91.1%,出租车业务占比为4.7%、4.2%和3.6%。

值得注意的是 ,嘀嗒出行是一个纯信息平台,这意味着,它没有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 ,也不承担任何与持有车辆资产相关的支出,其轻资产业务模式直接反映在利润上。

近三年来,嘀嗒出行的毛利率始终维持在80%左右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嘀嗒出行的毛利率分别为82.7%、80.9%和74.6%,近年来有所下滑。

可以作为参考的是,早前滴滴披露业绩信息后,其毛利率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2018年到2020年,滴滴净亏损超过350亿元 。2021年5月 ,滴滴曾就抽成和利润问题做出回应 ,扣去司机收入 、乘客补贴 、经营成本等项目 ,其网约车业务净利润占比3.1%。

嘀嗒出行上市后  ,可能会是现阶段该赛道唯一的上市公司,对行业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意义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时代财经表示,出行赛道竞争激烈,普遍处在尚未盈利的烧钱阶段。

关于毛利率下滑的原因 ,张翔分析道 ,嘀嗒出行进入顺风车领域时尚在行业早期,竞争对手较少,但随着滴滴等平台相继开放顺风车服务,嘀嗒出行必然需要增加市场运营的成本。嘀嗒出行也在招股书中解释 ,其顺风车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增加了对私家车车主的补贴等原因 。

总体而言 ,顺风车轻资产模式是嘀嗒出行的优点 ,投入不是很大 ,但是缺点就是门槛较低,别的运营商想进来抢用户,也比较容易。张翔表示。

招股书显示,顺风车行业高度集中,按2021年的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前三大市场参与者占91.3%的市场份额,嘀嗒出行在其中占据38.1% ,位列第一 。

尽管如此 ,面对各大出行平台的补贴战术 ,嘀嗒出行也不得不加入战局。近年来,嘀嗒出行的销售和营销开支处于上升趋势,从2020年在总收入中占比29.6%,一路上涨至2022年前九个月的41.0% 。

同时 ,伴随着高利润出现的是对顺风车业务模式可持续性的讨论,合规问题依然是悬在嘀嗒出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时代财经了解到 ,与网约车不同 ,目前对顺风车的车辆和司机暂无经营许可证相关要求  。而根据交通运输部对顺风车的定义,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应当满足不以盈利为目的 ,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 。

基于上述要求  ,嘀嗒出行也提到,部分城市对于顺风车的接单作出限制 。例如 ,于2016年12月起 ,北京规定车主提供合乘服务每车每日不超过两次;广州则规定,顺风车单次里程的摊分成本不得超过出租车里程续租价的50%  ,且不得设定起步价或按合乘出行时间收取摊分成本  。

张翔表示 ,这一接单数规定也限制了顺风车行业的发展空间  ,业务量相对有限 。同时,他也认为,顺风车车主大多驾驶自家名下车辆  ,相对网约车可控性更高。

面对未来变化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环境 ,嘀嗒出行坦言 ,可能会大幅增加其业务营运有关的合规成本,从而进一步对业务、经营业绩  、财务状况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

招股书透露,报告期内,嘀嗒出行累计接获57宗行政罚款 ,其中包括21宗未被撤销的行政罚款 ,共计55万元 。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之前,嘀嗒出行就已经受到众多资本关注 ,其股东名单包括蔚来资本、IDG 、崇德资本 、易车网、高瓴、京东及携程 。其中,蔚来创始人李斌任嘀嗒出行董事 。

顶: 22踩: 14698